螺蛳粉牵两岸情 烟火味里话融合
中新社广西来宾7月9日电 题:螺蛳粉牵两岸情 烟火味里话融合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酸笋在油锅里爆香的螺蛳两岸里话滋滋声,很有诱惑力。粉牵从准备配料,情烟到熬制螺蛳粉汤,火味再到烫粉,融合整个烹饪过程,螺蛳两岸里话让我感觉很有趣。粉牵”台湾青年、情烟广东省清远市顺景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陈永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火味
近日,融合34位台胞参加了在广西来宾市汇智职业培训学校举办的螺蛳两岸里话2025年“螺香两岸”台湾青年螺蛳粉烹制培训班。走进学校,粉牵只见陈永翔在操作台上认真切着配料——这位经营台湾香肠多年的情烟食品公司经理,专程为追寻一碗地道的火味螺蛳粉而来。
今年的融合培训班,已是来宾市连续第三年为台胞举办螺蛳粉烹制培训班。三载光阴,一碗粉串起的缘分正结出硕果。来自台湾桃园市的张国伟,2024年参加了在该校举办的螺蛳粉烹制培训班。如今在自己的云南米线店里,张国伟娴熟地运用着在此习得的配方。
“参加培训后回到台湾,我把螺蛳粉烹饪的技艺应用到酱料制作上。”张国伟说。
家住台湾台南市的张琼惠在来宾市参加完培训后,将烹制技艺化作家庭温暖的纽带:“我一般每周会煮一次螺蛳粉给亲朋好友吃,同时也教朋友做。”她的倾囊相授,催生了朋友在台南开设的螺蛳粉店。
台湾青年、亚太青年创能经贸发展协会理事长卢亭伃说,螺蛳粉烹饪技艺培训,有烟火味,很多台湾年轻人都愿意参加此类培训。2023年,主办方发出邀约后,卢亭伃和其他台湾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三届培训活动,共吸引百余名台胞参与。
在来宾市汇智职业培训学校的操作间里,首次踏足大陆的台湾青年黄伟恩向记者展示了学习成果:“全程参与烹饪螺蛳粉后,品出了螺蛳粉味道的精髓在于鲜、香、酸、辣、爽。”其直言若有机会定会再来。
培训之后,陈永翔的视野已投向产品创新。这位有日本料理学习背景的台商,仔细记录着在来宾学到的烹饪技艺,他计划将螺蛳粉的烹饪配方融入自家香肠产品。他相信,螺蛳粉那股独特的味道,在跟香肠融合后,终将征服更多味蕾。
面对台胞有限的培训时间,培训师甘霖的秘诀是“提供真实技术配方,加以生动言传身教”。“如果有需求又有机会,我一定把自己的所学带去宝岛台湾,让更多人学到真正的传统螺蛳粉烹饪技艺。”
卢亭伃表示,据她了解,在台北、桃园、台中多地都有学员学成返台后,开设螺蛳粉店。两岸交流的烟火气,正慢慢飘向台湾岛内寻常巷陌的餐桌上。(完)
(责任编辑:时尚)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在文化强国战略指引下,我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发生历史性变革 ...[详细]
-
中新社华盛顿/圣保罗7月10日电 (记者 陈孟统 林春茵)在7日宣布向日韩等14国加征关税后,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宣布对包括巴西、菲律宾等在内的8个国家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这些国家中,菲律宾将被 ...[详细]
-
高温天气持续,最近,医院里热射病病例增多。专家提醒,热射病就是严重的中暑,死亡率高,出现中暑症状后一定不能忽视。几天前,山东淄博市70岁的王女士因为意识障碍被120救护车送至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务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93个,覆盖率达81%,服务社区3000余个,覆盖人口1280余万人,配置网点92600余个, ...[详细]
-
台风“丹娜丝”来袭 长江防总、长江水利委员会部署防范应对工作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受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环流影响,7月9日至13日,长江流域两湖水系南部、青弋水阳江、滁河、长江口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降水过程,赣江、抚河、信江、湘江过程累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余湛奕)记者9日从中华全国总工会获悉,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9日在北京启动,首批2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大国工匠(以下简称“劳模工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最近中美关系有所改善。外交部如何看待?毛宁:关于中美关系,中方一贯按照相互尊重、和平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王恩博)德勤中国9日在北京发布的《“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指出,全球能源转型中长期趋势不可逆转,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预计将成为“十五五”前中期中国能源政策的重 ...[详细]
-
热解读7月7日,阴雨笼罩下的山西阳泉狮脑山,云雾缭绕。在狮脑山顶峰,百团大战纪念碑如同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自此东约20公里,是一片创新高地——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百年老厂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就坐 ...[详细]
-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当前,正值招工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为牟取利益,未经行政许可、逃避监管,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其中部分非法职介活动从线下迁移至网上,利用各类互联网平台,以公 ...[详细]